截至到目前,龍頭水泥公司年報基本都已披露完畢,對比這些龍頭公司的經營數據,我們能夠發現行業的一些“隱藏信息”。我們選取了五家龍頭公司的數據,首先,從收入端來看,水泥的區域性充分顯現,金隅和華潤(分別代表京津冀和兩廣)的噸收入變化無論是從同比還是環比角度都要遠高于海螺、中國建材和華新(可以近似代表全國平均),金隅和華潤過去一年噸收入上漲了70-80 元,而另三家過去一年噸收入上漲了40 多元;實際上,我們從數字水泥公布的水泥價格數據能看到這些區域變化。其次,從成本端來看,雖然價格有區域性,但是成本并沒有區域性,由于煤炭價格上漲,過去一年噸成本上漲了約20 元(由于1 季度是淡季銷量低,噸成本不代表正常水平,我們對比了2016 年Q4 和2015 年Q4 噸成本變化)。站在目前角度看水泥行業,根據我們以前的分析判斷,一來從行業整體趨勢來看,1季度肯定是邊際供需關系最好的階段(需求好,供給收縮最大),后續邊際變化預計是下行態勢;二來雖然行業整體趨勢下行,從歷史經驗來看,2017年的下行幅度有限,優質龍頭公司的業績有保障;三來水泥的區域性很強,好區域的供需趨勢和公司業績彈性有亮點。映射到當下的投資策略,一方面尋找中期底部拐點的區域,另一方面尋找業績和估值性價比高的公司;我們從2016 年10 月底開始重點看好有中期拐點的京津冀市場,該區域目前價格397 元/噸比去年同期230 元/噸已高出72%,繼續重點看好,東北市場目前處于歷史底部位置,未來存在改善,我們建議重點關注(我們1月份已開始重點研究關注);除了這兩個區域,從業績和估值性價比角度來看,海螺水泥和港股優質低估值龍頭公司仍有吸引力。
重點推薦公司:1)冀東水泥/金隅股份:京津冀過去一年水泥價格漲幅最大,而且高景氣未來有望延續(需求有保障、格局高度集中、供給收縮),兩家公司的業績彈性預計今年Q2 開始將充分顯現(Q1 由于錯峰停產,沒有量)。2)三棵樹:增長拐點型公司;建筑涂料是典型的“地產后市場”行業,即使地產新開工下行,重涂仍有千億空間預期,行業具備中線增長邏輯;公司是國內優質品牌,目前市占率低,先發優勢明顯,工程端(2B)正處于放量階段,零售端(2C)深耕三四線,渠道優化和品牌升級,未來持續增長可期,且短期將充分受益三四線地產好轉。3)兔寶寶:行業空間大、公司率先突圍成為引領企業,建立起核心競爭力;目前品牌、渠道、供應鏈建設都漸入佳境,公司是建材行業內少有的能持續高增長的品種;且短期將充分受益三四線地產好轉。4)亞泰集團:長春國資委控股的大型綜合類國企,有眾多優質資產,估值較低,2015 年管理層通過三年期定增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,真國企混改品種;公司“5+1”產業體系(地產、水泥、金融、煤炭、醫藥、商貿等)正積極做減法瘦身,今年有望出現業績拐點;水泥處于底部,未來存改善預期,金融和醫藥加碼布局值得期待。